首頁 帳號 密碼 年度
 
 

 

環境教育與永續校園經營

 張子超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

 壹、環境教育的理論

一、人與環境互動的世界趨勢

自七0年代起,由多次的聯合國國際會議的議題,可以清楚地看出人與環境的關係有顯著的改變。首先是1972年的人類環境會議(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UN Conference on the Human Environment,1972——發表「人類宣言」,促使人類注意環境的問題,啟始了人類與自然環境良性互動的新紀元。

接著在1983 年成立「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World Commission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WCED),關切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兩個議題。就一般而言,貧窮與環境破壞經常是相互伴隨與互為因果,因此這委員會的成立,象徵著人與環境的關係,由僅對自然環境的關懷,擴充到對環境中人類生存與發展的關懷。所以這個委員會在1987年發佈了「我們共同的未來」(Our Common Future)宣言,其目的即是要明白的呼籲全球對自然環境與對弱勢族群的認同與關懷。

一九九二年聯合國召開的地球高峰會(Earth Summit),更通過了舉世矚目的「二十一世紀議程(Agenda 21)」,把永續發展的理念規劃為具體的行動方案。希冀各國關注並倡導永續發展的教育理念;強調對未來世代的關懷與對自然環境資源有限性的認知,及對弱勢族群的扶助。

    過去三十年,人與環境互動的國際趨勢涵括三個向度,就社會正義的向度而言,對原住民、兒童、婦女、與貧窮國家等弱勢族群的關懷與照顧,已成為國際的共識;而環境保育的思潮,則由人類中心主義,擴充至生命中心的觀點,再推進到生態中心的理想;第三個向度則是對人類生存與發展的思考,已跳脫完全以本世代為中心的考量,而能納入大視野的永續發展與未來世代福祉的思維。

二、人與環境關係的內涵:新環境典範的內涵與發展

人類對環境的價值觀與作為模式,一般可區分為『主流社會典範』與『新環境典範』兩個相互對照的價值模式。所謂的『主流社會典範』是指從工業革命以來,經歷兩次世界大戰至環境保護意識覺醒前,在科技與經濟迅速發展時,一般大眾所具有的世界觀,由人類對其所面對的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所持有的共同的價值、信念、與知識所組合而成的一種態度。這種典範的基本信念具有某些鮮明的特色:對科學及技術抱持強烈的信心、追求豐盛的物質生活、懷著一種繁榮未來的憧憬、支持經濟建設發展、堅持個人權益、主張放鬆政府管制、滿足現狀、和維護私有財產權。而『新環境典範』的信念,基本上是相對於『主流社會典範』的觀點,由於自然環境漸漸遭受破壞,各種環境污染的事件危及人類的生命和生活品質,使部分人仕開始重新思考人與自然的關係,重新界定科技的價值與經濟發展對人類的意義。基本上,『新環境典範』的信念是能瞭解人是整個自然生態系的一部份,相信各種極限的存在,體認地球的負荷能力不是無限的,認識整個生態系統的平衡的重要性(Dunlap & Van Liere,1978; Albrecht et al., 1982; Geller & Lasley, 1985;  Kuhn & Jackson, 1986; Milbrath, 1984; Judi Anne Caron Sheppard,1989, 1995)

    本文作者〈張子超,1999〉經由深入訪談十位關切環境保護與環境教育的專業人士,以本土性環境議題為論題,探究能夠涵括我國國情的新環境典範的內涵。研究結果建議「新環境典範」的內涵應:

1.      重新定位人與自然關係:肯定自然本質的價值,釐清人類中心、生命中心與生態中心的環境價值觀;

2.      重新認定環境正義的範圍:除了自然保育外,更要思考弱勢族群與未來世代的關懷;

3.      重新定義現代文明的內涵:思考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及科技與人文本質的相互依存關係。

究竟人類應該以何種信念與態度對待自然呢?人類其實應該覺知到應能從關懷、珍惜環境及各類生物、欣賞和感激自然及其運作系統開始,欣賞並接納不同文化、關懷弱勢族群、關懷未來世代的生存與發展,進而積極關切環境、文化、兩性、族群的議題、尊重與澄清環境議題後的不同價值立場,且在與其他生命的互動過程產生衝突時,能選擇具有良善的環境倫道德的判準。

『新環境典範』點出了這一波人與自然間互動關係的新走向,提醒人類對於環境的態度與作為,已漸漸由生態環境的保育擴充至整個社會及政治制度的關切;並對科技及經濟發展,由絕對信賴改變為有條件的接受;就時空而言,從現今的環境保護延伸到關切我們下一代的生活環境,進而求永續的發展;對自然的價值觀則由人類中心的利我想法,轉化為欣賞自然,接受萬物存在本身的價值。

三、環境教育的理念

從一九七二年人類環境會議(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the Human Environment)起,經過多次的國際環境教育會議,逐漸建立其理念與架構,歸納多位國際性環境教育學者的共識,認為環境教育課程必須包含幾個理念:整個教育理念的中心是以學生為中心,配合學生認知與情意的發展;而環境教育的範疇必須有整體性的考量,要考慮到自然的、人造的、科技的和社會的環境(涵蓋經濟的、政治的、文化的、倫理的與藝術的層面);就其廣度而言,則要具有宇宙觀,不應只侷限在地球的生態環境,而要有更廣大的視野;至於其深度就必須呈現對未來的關懷,除了考慮這一代人類的生存外,更要考慮未來世世代代人類的生存問題;課程內涵、教學方式與學習型態則要兼顧議題導向、行動導向、持續發展性、科際整合與協調與經驗導向等要項。

由貝爾格勒憲章(Belgrade Charter, 1975)所宣示的環境教育計畫指導原則(Guiding Principles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Programs),清楚地指出環境教育的理念包含:整體性、終身教育、科際整合、主動參與解決問題、世界觀與鄉土觀的均衡、永續發展與國際合作。

環境教育計畫指導原則(Guiding Principles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Programs)

環境教育必須考慮環境的整體性,含自然的和人造的、生態的、政治的、經濟的、技術的

社會的、法律的、文化的和美學的。

環境教育是終生的過程,從學校到校外。

環境教育應採取科際整合的方式。

環境教育應強調主動參與阻止及解決環境問題。

環境教育應從世界觀點檢視主要環境問題,並關切地區的差異性。

環境教育應重視現在及將來的環境情勢。

環境教育應從環境觀點檢視所有的發展與成長。

環境教育應促使地方的、國內的和國際的合作,解決問題的價值和需要。

——貝爾格勒憲章(Belgrade Charter, 1975)

四、環境教育的目標

    貝爾格勒憲章(Belgrade Charter, 1975)與伯利西(Tbilisi, 1977)國際環境教育會議已經清楚地定義,環境教育之目標在使學生能夠認識而且關懷都市和鄉間有關經濟的、社會的、政治的與生態的相互關係,並經由適當知識、技術、態度、動機及承諾的養成,以建立一種個人、群體和社會整體對環境的新行為模式,解決現今的環境問題,並預防新問題的發生,進而促成永續發展。

環境教育的目標(Environmental Education Goal)

促使世界人類認識並關切環境及其相關問題,具備適當知識、技術、態度、動機及承諾,個別地或整體地致力於現今問題的解決及預防新問題的發生

——貝爾格勒憲章(Belgrade Charter, 1975)

環境教育目標(Goals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培養意識及關切在都市和鄉間有關經濟的、社會的、政治的與生態的相互關係。

為每個人提供機會去獲得保護環境及改進環境所需要的知識、價值觀、態度、承諾和技能。

為個人、群體和社會整體創造出對環境的新行為模式。

——伯利西國際環境教育會議,1977

    而具體的環境教育目標(Environmental Education Objectives)包含覺醒、知識、態度、技能、評鑑能力與參與等項目。

覺醒(awareness):協助個人及社會團體獲得整體環境(total environment)與其相關問題的認識和敏感度。

知識(knowledge):協助個人及社會團體瞭解整個環境及相關問題,以及人類在環境中所負的責任與扮演的角色。

態度(attitude):協助個人及社會團體獲得社會價值、對環境強烈的關切感和主動參與環境保護與改進的動機。

技能(skill):協助個人及社會團體獲得解決問題的技能。

評鑑能力(evaluation ability):協助個人及社會團體從生態的、政治的、經濟的、社會的、美學的和教育的因子評鑑環境措施與教育計畫。

參與(participation):協助個人及社會團體獲得與環境問題有關的責任感與迫切感,並保證採取適當的行動去解決問題。

    環境教育必須完整地包含五個教育目標,才能落實環境教育的理念。這五個目標分別是環境覺知與環境敏感度(perceptual awareness)、環境知識概念內涵(knowledge)、環境倫理價值觀(environmental ethics)、環境行動技能(environmental action skills)與環境行動經驗(environmental action experiences)。

(1)環境覺知與環境敏感度(perceptual awareness

經由感官覺知能力的訓練(觀察、分類、排序、空間關係、測量、推論、 預測、分析與詮釋),培養學生對各種環境破壞及污染的覺知,與對自然環境與人為環境美的欣賞與敏感性。

(2)環境知識概念內涵(knowledge

教導學生瞭解生態學基本概念、環境問題(如溫室效應、土石流、河川污染、和空氣污染等)及其對人類社會文化的影響、與瞭解日常生活中的環保機會與行動(資源節約與再利用、簡樸生活、生態設計…)。

(3)環境倫理價值觀(environmental ethics

藉由環境倫理價值觀的教學與重視培養學生正面積極的環境態度,使學生能欣賞和感激自然及其運作系統、欣賞並接納不同文化,關懷弱勢族群,進而關懷未來世代的生存與發展。

(4)環境行動技能(environmental action skills

教導學生具辨認環境問題、研究環境問題、收集資料、建議可能解決方法、評估可能解決方法、環境行動分析與採取環境行動的能力。

(5)環境行動經驗(environmental action experiences

將環境行動經驗融入於學習活動中,使教學內容生活化,培養學生處理生活周遭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對社區產生歸屬感與參與感。

五、環境教育的內涵

配合上述的五個環境教育目標,環境教育的內涵闡述如下:

(一)環境覺知與環境敏感度

環境覺知與環境敏感度是環境教育的根本,使學生具有環境敏感度和覺知的教學內容可以包括:

1.        感官覺知能力的訓練(觀察、分類、排序、空間關係、測量、推論、

    預測、分析與詮釋)。

2.        自然環境與人為環境美的欣賞與敏感性。

3.        各種環境破壞及污染的覺知。

4.        覺知環境的變遷(含自然環境與人文社會環境)。

5.        覺知人類行為對自然與人文社會環境造成的衝擊。

6.        覺知人類與環境、自然資源與社會文化都息息相關。

7.        覺知人類應負起的相關環境責任。

8.        覺知人類社會的正常運行是來自於自然資源的供給。

(二)環境知識概念內涵

環境知識概念內涵應包含下列幾項:

1.      生態學基本概念:

(1)        個體與群體。

(2)        互動與互依。

(3)        環境影響因子與限制因子。

(4)        能量流動與物質。

(5)        生態系統恆定性、與消長。

(6)        人為生態系成員之一。

(7)        人類活動及其社區之生態意義。

2.      瞭解環境問題(如溫室效應、土石流、河川污染、和空氣污染等)

   其對人類社會文化的影響。

3.  瞭解人類行為(如經濟的、政治的、社會的、文化的)如何影響環境。

4.  瞭解我國與國際的環境保護與管理的基本法律與規定。

5.      瞭解環境與健康的關係(如公共衛生:水、空氣、土壤、垃圾、野

   生動植物)。

6.      瞭解日常生活中的環保機會與行動(資源節約與再利用、簡樸生活、

   生態設計…)。

7.      瞭解環境正義與弱勢族群的議題。

8.      瞭解國際環境保護的伙伴關係與發展。

9.        瞭解永續發展的涵義,關懷人類世代發展。

10.    瞭解自然資源需要長期性的明智規劃與管理。

(三)環境倫理價值觀

    環境倫理價值觀的教學與重視培養學生正面積極的環境態度,是環境教育與其他學科最不同之處,環境教育均衡重視認知、情意與行動的教學與學習。

1.        能關懷、珍惜環境及各類生物。

2.        欣賞和感激自然及其運作系統。

3.   欣賞並接納不同文化,關懷弱勢族群。

4.   關懷未來世代的生存與發展。

5.          積極關切環境、文化、兩性、族群的議題。

6.          尊重與澄清環境議題後的不同價值立場。

7.          與其他生命的互動過程產生衝突時選擇具有良善的環境倫道德的

    判準。

(四)環境行動技能

依據聯合國UNESCO的環境教育計畫,解決環境問題的技能包括以下七項。

1.辨認環境問題。

2.研究環境問題。

3.收集資料。

4.建議可能解決方法。

5.評估可能解決方法。

6.環境行動分析基準。

7.採取環境行動

(五)環境行動經驗

    將環境行動經驗此一要素用於學習領域中,絕對符合教育改革的理念,能使教學內容生活化,能培養學生處理生活周遭問題的能力,更能使學生對社區產生歸屬感與參與感。環境行動的內涵與教學,已有相當多的研究。其型態大概有下列五種:生態管理、說服、消費者主義、政治行動和法律行動。

1.        瞭解校園內與地區性之環境議題,對個人、家庭、學校與社區的影響,並經由簡單的觀察、資料收集、實驗、提出解決方案及採取適當行動。

2.        瞭解全國性與國際性之環境議題,對個人、家庭、學校與社區的影響,並經由觀察(或上網)、資料收集、實驗、提出解決方案及採取適當行動。

貳、綠色學校的理念與推動

一、綠色學校的四大願景

綠色學校的願景包括學校環境政策、校園景觀與建築、環境課程與教學、師生校園生活等四個面向:

l          學校環境政策與管理:學校的環境政策要由學校環保小組及行政領導人員承諾,進行學校調查及環境稽核,並明列學校面臨的問題及改善行動計畫的時程的環境白皮書。

l          校園景觀與建築:學校的空間、景觀與建築規劃,能符合相關環境管理規章與環境教育理念的要求。

l          環境課程與教學:學校要充分利用校園環境作為教學的場域,推動戶外教學,讓學生體驗自然,多向自然學習。學校老師自己規劃設計、發展,適用於該地特色或問題的環教教材、課程與計畫。

l          師生校園生活:要使環保融入師生的校園生活,師生要有參與規劃改善環境的行動。校園的成員要養成負責任的環保行為。

二、綠色學校四個願景的內涵與實施項目

(一)                  學校環境政策與管理:學校要有環境政策及行動綱領,有環境行動的組織及社區行動夥伴關係。學生要有開放與合作學習的態度、批判式思考及參與學校、社區事務行動與環境研究調查的技能。其實施項目包括校園環境調查、學校環境政策、環保小組組織、環境稽核、整合社區資源等。

(二)校園景觀與建築:綠色學校校園建築與空間設置是合乎環保的、安全的、人性化設計,如:新房舍是合乎綠色建築概念、通風、合適光照、省能源的、省資源,遊具是安全的,師生參與規劃與設計、施工與管理也是合作行動完成的。綠色學校校園綠地是自然的、充滿多樣性的本地生物,有很高的綠視率與綠覆率,校園花園菜園與農場是充滿生機的,校園的土地是透水的、可以呼吸的。師生經常利用校園、進行大自然的體驗活動、並且關懷生命與弱勢者、重視地方文化資產的。

(三)環境課程與教學:.學校行政及師生推動校園內及校園外的環境宣導的活動,如:教學環境化、圖書館的綠色書籍購買及介紹、節慶的環教展覽及活動、參與社區清潔及綠美化的行動、民間及政府的活動等等。其執行策略含括:在環境中教學——鄉土與戶外教育、社區與學校教學步道;教導環境知識——融入式教學、綠色課程研發;為環境而活動 ——環境議題行動研究、環境主題活動。

(四)師生校園生活:綠色學校校園內的生活,是節約資源的、物質循環的、低污染的、低噪音的,如:洗手水、廚餘、廢棄物是可以循環再利用;生活是簡單樸素的,綠色消費、能夠力行資源回收;污水、垃圾量是低的;上下學交通低負荷、低噪音、安全及有趣。其內涵要項包括簡樸生活、綠色思潮、綠色消費、能源、水資源節約、安全、寧靜、和樂、垃圾分類、資源回收、愛好和平、自然和諧、負責任的綠色行為。

三、綠色學校的環境教學

綠色學校所強調的環境教學是期望學校教師能夠結合學校、社區與社會資源,自行規劃與發展適用於地區性特色的環境教育課程活動,並實際引領學生認識環境、體驗環境、關懷環境、進而採取適當行動解決環境問題。其基本概念包括:

l        在環境中學習——鄉土與戶外教育、社區與學校教學步道。

l        教導環境知識——融入式教學、綠色課程研發。

l        為環境而活動——環境議題行動研究、環境主題活動。

l         

而執行的策略則有:

l        因應九年一貫課程研擬與實驗階段,結合學校種子教師研擬融入環境教育內涵與教學的教學課程與活動。

l        調查校園與社區資源,規劃環境教學步道。

l        應用社會相關資源(如國家公園、自然科學博物館、水土保持教室…等),規劃深度學習的校外教學(戶外教育)。

l        針對校園內和社區的環境議題,進行環境議題調查教學。

建議的具體做法是:

1.配合九年一貫課程的環境教學課程活動研發

l        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與環境教育融入研習會

l        環境教育課程研發種子教師的成立與培訓

l        環境教學課程活動的研擬與實驗教學

2.設立學校與社區的教學步道

l        成立校園與社區學習步道規劃小組

l        校園資源調查

l        社區資源調查

l        配合學習領域規劃教學步道

3.進行戶外深度學習的校外教學

l        成立校外教學規劃小組

l        調查各學習領域之社會資源

l        辦理社會資源資料交流與相關研習活動

l        規劃系列校外教學活動

4.規劃生活關照與動手做的環境議題探索教學活動

l        成立環境議題探索教學規劃小組

l        校園與社區環境議題收集

l        環境議題探索教學理論與實務研習與經驗交流

l        規劃環境議題探索教學活動

五、綠色學校的永續校園經營

        教育部為了改造傳統校園環境以符合永續發展之綠色、生態、環保、健康、省能、省資源之目標,從去年〈2002年〉起執行校園改造推廣與獎勵計畫,希望學校成為推動環境教育之執行基礎並能配合城鄉風貌再造、社區總體營造、生態旅遊之推動。獎勵的項目與做法如下:

(一)        資源回收:資源回收之目的在將廢棄物資源化及垃圾減量,目前校園已普遍推行。資源回收之完整流程應包含分類回收、貯置、處理再利用。然而目前學校中的資源回收,大多只利用簡易的空間完成回收與貯置的部分,在分類後卻無確實之分類清運與處理再利用,因而失去資源回收之基本目的。因此為落實資源回收,應設置專門且符合美觀衛生之資源回收貯置空間與設施,並建立資源處理再利用管道,以妥善處理回收後之各類資源。

(二)        透水鋪面:為增加校園基地的透水性,能讓水能滲透到地面下的土壤中,發揮自然土層涵養水分的能力,以降低都市降雨期之逕流量,因此必須盡可能將校園中的地坪(停車場、操場、人形步道、集合場)保持為自然土壤層或採用透水性的鋪面(如多孔質的連鎖磚、植草磚、水泥板塊、砌石、透水性柏油),促進水的自然循環並降低都市洪患的機率。

(三)        親和性圍籬:傳統校園的規劃方式為了明確界定學校的範圍並在安全性的考量下,都會採用密實的水泥或磚造圍牆將校園圍閉,使學校不易親近與過於封閉。為讓校園與社區結合度更高、互動更密切並增讓校園成為社區的花園,利用地形高低差、透空、綠化手法構成的親和性的圍籬,已是新校園或綠色校園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

(四)        生態綠化:過去校園的綠、美化,總以視覺景觀為主要考量,所以植栽總是以修剪整齊、排列秩序井然為標準,但卻是違反生態原則與環保的。所謂生態綠化即多採用原生種之植栽(最適合本土之氣候與生態系)、多層次植栽(於喬木下方綠地密植灌木及地被植物,以增加植栽數量、提升校園對二氧化碳固定量之貢獻,以降低溫室效應)、立體綠化(增加牆面與屋頂之綠化,以降低建築物之熱負荷並增進校園美觀)。

(五)        廚餘堆肥:校園中相當大量的廚餘是難以處理的廢棄物(含大量油脂)。倘若將廚餘進行堆肥化處理,則可當作園圃、有機農園、鄰近農場、社區或讓學生帶回家中植栽種植之肥料使用。不僅善用資源、讓物質循環,又可以達到廢棄物減量,減少環境負擔。

(六)        有機農園:即運用校園內之空地,以自然有機方式耕種之園圃(配合採用廚餘與落葉堆肥及再利用之雨水)。有機化的農園為資源循環的活教材,還可供作周邊社區互動之場所,透過有機農園的運作可作為校園之活教材並促進資源循環及社區與校園之交流。

(七)        生態景觀水池:透過生態性的設計(水池護岸、植栽、生物、水質管理),即可營造具有生態教育、示範與景觀功能的水池,並構成一可供生物棲息之小型生態系。

(八)        省水器材:所謂省水器材,乃在不影響原設計功能下(如沖水馬桶、小便器),使用較少水量的用水、控水器材,省水器材的使用可輔助節約用水,有效運用日益缺乏的水資源。校園可用之省水器材包含馬桶(省水馬桶、及水箱節流控制)、小便器、節流閥、空調用水設備、水龍頭等。經濟部水利署已推動省水標章來認證相關產品,因此在省水器材的採用上可選用有省水標章之產品。

(九)        雨水再利用:近年來鑑於水資源日益匱乏的危機,經濟部水利署已積極推動水資源的節約與再利用,雨水再利用系統即為其推動之重點項目。由於校園腹地廣大,若能利用雨季雨量集中時善加集水與應用,各個校園就是一個個的小水庫,貯留之雨水可再利用於植栽澆灌(校園之植栽澆灌用水佔相當比重)、清潔用水、景觀水池用水等或回歸地下水層之涵養等,不但可舒緩缺水問題,亦可減少開發水庫所帶來的社會成本與生態破壞。

參、參考文獻

1.        Albrecht, Don, Gordon Bultena, Eric Hoiberg, & Peter Nowak. (1982). The Environmental Paradigm Scal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13:39-43.

2.        Caron, A. Judi. (1989). Environmental Perspectives of Blacks: Acceptance of the "New Environmental Paradigm". Th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20:21-26.

3.        Dunlap, E. Riley & Kent D. Van Liere. (1978). The "New Environmental Paradigm": A Proposed Measuring Instrument And Preliminary Results. Th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9:10-19.

4.        Geller, M. Jack & Paul Lasley. (1985). The New Environmental Paradigm Scale: A Reexamination.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17:9-12.

5.        Hungerford, H. R. & Peyton, R. B. (1986). Procedure for Developing an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Curriculum. UNESCO: Paris.

6.        Hungerford, H. R. & Peyton, R. B. & Wilke, R. J. (1979). Goals for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n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11(3).

7.        Jackson, E.L. (1985). Environmental Attitudes And Preferences for Energy Resource Options.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17:23-30.

8.        Kuhn, G. Richard & Edgar L. Jackson. (1989). Stability of Factor Structures in the Measurement of Public Environmental Attitudes.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20:27-32.

9.        Milbrath, L.(1989) Envision s Sustainable Society: Learning Our Way Out,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Albany.

10.    Milbrath, L. (1984). Environmentalists: Vanguard for a new society. Albany, 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1.    Sheppard, A. C. Judi. (1995). The Black-White Environmental Concern Gap: An Examination of Environmental Paradigms.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26:24-35.

12.    UNCED (1992) Promoting Education and Public Awareness and Training, Agenda 21,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conches.

13.    UNESCO-UNEP, (1976). The Belgrade Charter. Connect I(1).

14.    UNESCO-UNEP, (1978). The Tbilisi Declaration. Connect III(1).

15.  王順美〈2002〉:台灣綠色學校夥伴網路計畫之現況,2002年環境教育研討會暨環境教育學會年會:新世紀海峽兩岸全民環境永續發展,台中師院。

16.  張子超〈2000〉:國民中小學實施環境教育之理念與策略,北縣教育〈三十二期〉。

17.  張子超〈2000〉:九年一貫課程環境教育融入的內涵與教學,台灣教育〈五八九期〉。

18.  張子超〈2000〉:新環境典範內涵的研究台灣環保人士的環境態度,Value Education And Citizenship Education In The New Century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Hong Kong

19.  張子超〈2000〉:人與環境的關係:環境教育與新環境典範,中華民國環境教育學會「環境災害與環境倫理」環境教育研討會。

20.  張子超1999:融入環境教育逾九年一貫課程的教學設計與教材發展。九年一貫課程之展望。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主編。

21.  張子超1999:國民教育九年一貫課程與融入環境教育之研究,中華民國八十八年度全國環境教育研討會論文發表。

22.  張子超(1999):國民教育九年一貫課程與融入環境教育之研究。中華民國八十八年度環境教育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市立師範學院,59-62

23.  張子超(1996):環保教師對新環境典範之態度分析論文。環境教育季刊第二十六期。

24.  楊冠政(1997)。邁向永續發展的環境教育。環境科學技術教育專刊,12期,110頁。高雄師大環境教育中心。

25.  楊冠政(1996):追尋與生態相容的價值觀。環境價值觀與環境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金門縣永續環境教育網 2010 版權所有
2010 Association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for Environment & Resources.All Rights Reserved.